液晶电视的诞生1996年改变了家居影音世界
液晶技术的发展
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科学家首次发现并研究了液晶材料,这种物质可以在无外力的作用下保持两种或多种相间排列状态。随着对这种非Newtonian流体(不遵循牛顿流体定律)的深入理解,液晶显示屏逐渐成形。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和成本问题,直到70年代末期才开始研制第一代可用于显示设备的薄膜电路。
早期的电子书和信息板
1980年左右,美国公司先后推出了第一批使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技术的小型电子书阅读器和信息板。这标志着LCD技术已经能够应用于实际产品中,但这些初步产品由于尺寸较小、分辨率有限等缺陷,并未广泛普及。
彩色LCD显示器的出现
到80年代中期,彩色LCD显示器也被开发出来,它们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市场,以替换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这为后来的家庭娱乐设备提供了可能,因为彩色的图片展示对于视觉效果至关重要。
从PC监视器到家用电视
随着科技进步和成本降低,在90年代末期,一些公司开始将LCD技术应用于更大尺寸的屏幕上,为此目的而设计了一系列全高清晰度视频驱动程序。此时,不仅电脑用户,更有望享受到高质量图像输出,而这正是家用电视市场所需的一大创新点。
2000年之后:LED背光与智能化趋势
进入21世纪,对比度更高、能耗更低、亮度更均匀等优势使得带有LED背光系统的大尺寸平面电视迅速走红。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一系列智能电视,它们集成了互联网连接功能,让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服务观看电影、听音乐或玩游戏,从而彻底改变了人们观赏媒体内容的心态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