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总线与现场总线的纽带拧紧机设计原理及后期升级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电动多轴螺母拧紧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硬件结构。该系统采用分布式设计,每个轴由一个以AFC-1100为核心的控制单元负责,确保了精准扭矩拧紧的实现。关键词:拧紧机;万向联轴器;伺服电动转矩紧固器;轴控单元。
前言:
自动拧紧机是集机械传动、电气传动、气动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检测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它主要应用于螺栓/螺母拧紧领域,尤其在大批量生产中提高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厂自动拧紧机现状:
1997年,一汽大宇在烟台建厂,其变速器总装生产线上的自动拧紧机是韩国DAEWOO公司制造,而电动拧紧机采用日本DDK品牌。这些设备采用伺服电动转矩緊固器,并具有自检功能,可分为转矩法和角度法两种控制方式,以适应不同工作需求。
我厂产品技术现状及后期改造要求:
目前,我厂主流产品为D16/D20系列手动档变速器,其中螺栓连接对于保证法兰、壳体侧盖等连接系统密封性能至关重要。在高温震荡工况下,垫片会产生老化或蠕变松弛,因此力矩对螺栓预定力的施加与控制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正在探讨差速器侧盖螺栓拧 tighten 机构进行分析,从机械结构到电气控制均有所涉及。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方案1和方案2来满足A型号和B型号产品之间切换需求,同时保持设备性能稳定提升。
一.机械方面:
由于B型号产品需要11个螺栓,而A型号则使用10个,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需要增加一个新的模板以适配B型号,二是在生产期间要进行不必要的模板更换。这可能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以及维护成本增加。但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来兼顾这两个问题,那么就会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维护成本。
方案1:通过在原有10个轴上安装双万向联轴器,将原本用于10个滚子位置的一个点重新配置到第11位,使得只需在生产过程中简单更换一个模板即可完成从A型到B型模式切换。
方案2:采用独立但互补的两套设备,一套用于A型模式,一套用于B型模式。当变化时,只需简单地选择相应类型而无需改变任何部件。这意味着每次都可以得到最佳性能,并且不会受到其他类型影响,即使某一类型发生故障也不影响另一类型继续运行。
二. 电气方面:
为了实现智能化操作,本文提出利用RS-422数据通讯接口将所有旋钮连接至电脑或PLC,以便进行打印输出、数据传输以及命令执行。此外,还必须注意正确设置各项参数,如旋钮模式、三极220V交流供电等,以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由于此类项目通常涉及大量数据处理,因此也需要考虑如何优化程序以提高速度并减少错误概率。
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采取哪种策略,都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高整体表现。本文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一种基于双万向联轴器共享同一组基础部件(如图4),另一种则依赖完全独立但互补的两套装置(如图5)。虽然第一种方法看起来更加经济实惠,但第二种方法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因为它允许同时支持多样化产品线,而且不会受到任何特定组件故障影响。而无论采取哪一种策略,最终目标都是提升整个制程效能,并确保质量标准得到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