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正如火山爆发般猛烈地向前迈进ff现场总线成为推动这一浪潮的关键催化剂
从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至今,计算机数控(CNC)技术已走过了40多年的历史旅程。自70年代中期以来,CNC技术已经成熟,并且随着微型计算机、微电子工业及电力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微型计算机与CNC技术的结合使得开发和生产CNC系统的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装备生产厂所掌握。
全球范围内,CNC技术不再由少数几个国家垄断,而是几乎每个工业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数控设备生产厂,以满足各自国家对数控机床及其他机械装备所需的数控系统。竞争激烈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代数控技术展现以下特点:
广泛应用微机资源
近年来个人计算机(PC)的发展迅速,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高速前进,使得PC硬件结构小巧高效。大容量存储器、小巧主频CPU,以及丰富软件资源,为各国数控设备生产厂提供了更好的平台。CAD/CAM软件大量移植到PC上,加之开放性吸引众多工程师投入开发,使得PC成为利用软硬件资源最重要的手段。
小型化以适应机电一体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进步,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提高,体积缩小。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表面安装工艺实现三维立体装配,将整个CNC装置做得更加紧凑,以适应机械制造业中的机电一体化要求。日本三菱、三星等公司推出新一代的小型化、高性能CNC系统,其同步攻螺纹精度提升显著,是现代工业需求的一大表现。
改善人机接口,便于用户使用
为了使操作者轻松掌握操作,改善人工界面简化编程,对话式编程指导系统让用户编辑程序方便,如西班牙FAGOR公司8050系列采用交互式编辑程序指导系统,让用户选择加工零件后直接编辑图形数据进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加工。
提高产品成套性
一个完整的数字控制系统包括各种环节,从伺服驱动装置到检测反馈元件,每个环节都影响整体性能。在重视产品成套性的同时,也注重与主轴及伺服驱动装置匹配,以确保最佳使用效果,如日本FANUC公司经济型O-TD、O-MD CNC装置,与之相匹配的是αC系列效流伺服电动機及其控制系統。
研究开发智能型号码读取器
根据市场需要开发适销对路产品
为迎合市场需求,不仅要关注高科技发展,还要提供性能优良且价格实惠的产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型数字控制系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开发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并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数字控制产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