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紧机的设计原理及后期改造 CAN协议解析汽车的螺丝钉与工具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动多轴螺母拧紧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硬件设计。该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每个轴由一个以AFC-1100为核心的控制单元负责,确保了定扭矩拧紧的实现。关键词:拧紧机;万向联轴器;伺服电动转矩紧固器;轴控单元。
前言
自动拧紧机是一种集机械传动、电气传动、气动技术、电子技术于一体的设备,它主要用于螺栓或螺母的预定扭矩和角度法控制。在大批量生产中,自动化操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我厂现有产品技术状态及后期改造要求
我们厂目前主打D16/D20系列手动档变速器,其连接部位主要依靠螺栓来完成。为了确保这些连接部位能够在高温、高震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我们需要对螺栓预定的力矩进行精确控制过大的力矩会导致垫片失去弹性甚至造成破裂,而过小则无法达到工作密封比压,从而引起泄漏问题。
差速器后盖采用10个螺栓,但由于技术更新差速器后盖已经更换为11个螺栓。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现有的10个螺栓拧紧机升级到11个,以适应新的产品型号。此过程中,我们面临两个方案选择:
方案1: 通过增加切换模板来实现设备升级,这样既可以重复利用原有设备,又能节省资金。但是,由于增加了一根额外的轴,这将影响模板与实际安装位置之间的心灵同步。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使用万向联轴器,它允许两根軸之间存在较大径向位移,并且在运行时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两根軸之间的一些角度关系。
方案2: 设计一种独立于每种型号之下的双套机构,其中一个用于B型号产品,另一个用于A型号。当生产B型号产品时,将相应机构置于初始位置并启动,当生产A型号时,则放弃此次操作并恢复至初始状态。这意味着对于每种类型都必须准备一套完整装置,并且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使得其中一组闲置而浪费资源。
二、CAN协议解析
在这两个方案中,可以使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通信协议来实现不同部分间数据交互。这种分布式网络使得各部分能够实时获取信息并进行必要调整,无论是在制造环节还是维护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总结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最合适的是实施方案1,即通过添加切换模板来升级现有设备。这不仅能减少成本,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同时保证新旧产品线无缝衔接。在未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如果再次出现类似情况,我们也可以考虑采用第二种策略,以便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不同的制造任务。